
小雪花艺术团的小演员献唱。“哈报手机记者” 刘亚东摄
“我走在,下雪的哈尔滨……”8月3日晚,清澈而深情的歌声再度从中央大街端街的百年俄式阳台流淌而下。由道里区委、区政府,哈尔滨日报社联合主办,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协办,新晚报社承办的“舞台的夏天”阳台音乐节第六场,在幼师孙佳欣细腻动人的歌声中温情启幕。凉爽的晚风里,这座“音乐之城”的全民舞台上,继续演绎着跨越年龄与地域的音乐故事。
幼师歌声暖人心
音符里的传承与陪伴
25岁的孙佳欣是当晚首位登台的个人表演者。她接连献上《下雪的哈尔滨》《阿楚姑娘》《不能说的秘密》三首风格各异的抒情歌曲。其歌声情感真挚饱满,深深打动了台下观众。对孙佳欣而言,音乐是“刻在骨子里的热爱”。
“家人说,我几个月大还不会说话时,就能跟着旋律‘咿呀哼唱’了。”她的音乐启蒙于姥姥教唱的红歌旋律。小学起便活跃于各类音乐比赛,后习葫芦丝、吉他、尤克里里等多种乐器。如今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她,为了更好地用音乐陪伴孩子,又专门进修了音乐学专业。“音乐是我表达情感、连接世界的方式,希望能把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人。”孙佳欣说,自己的歌声既是个人才华的展示,也蕴含着对下一代音乐启蒙的温柔期许。
银发乐队奏欢歌
喜庆旋律飘向老街
当充满动感与激扬的《金蛇狂舞》《喜洋洋》旋律响起,舞台氛围瞬间被点燃。演奏者是26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人组成的哈尔滨市群艺馆中阮培训班。只见她们神态优雅,手指在琴弦上翻飞,脸上洋溢着自信、快乐的笑容。今年68岁的徐丽娟是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中阮中级培训班班长,也是乐团的组建者之一。谈及与中阮的结缘,她感慨万千。18年前退休后一度感到迷茫,本是京剧爱好者想学月琴的她,偶然被中阮纯美柔和的音色深深吸引,于2020年5月从零开始学习,同年8月便组建了乐团。为精进技艺,2021年7月她又参加了艺术馆的专业培训。如今,乐团在册成员60多人。
“阳台音乐会形式特别接地气,充分体现了哈尔滨‘音乐之城’的文化氛围,能普及群众文化,丰富大家生活。”徐丽娟介绍,当天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演奏者75岁,26位演奏者在百年老街上奏响了属于她们的金色华章,展现了冰城老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。
少年新声绽光彩
“小雪花”点亮音乐梦
音乐会的舞台同样属于未来。少年宫小雪花艺术团的5名小演员登场,年仅8岁的刘佳璇用银铃般的嗓音领唱起《阿惹》,立刻引来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。这名小学三年级的“小台柱子”,不仅是艺术团的领唱,还拥有花样滑冰自由滑二级、钢琴六级的“才艺”。“孩子从小就喜欢唱歌,4岁送到少年宫学习,5岁加入‘小雪花’,第二年就成了领唱。”佳璇妈妈言语间满是自豪。尽管日常被声乐练习、钢琴、滑冰填满,小佳璇却乐此不疲,热情如火,并已获得不少奖项。“我喜欢音乐,长大后要考音乐学院,想当音乐家!”演出结束后,她兴奋地分享着舞台带来的快乐与力量。一同登台的还有13岁的苑艺宁献唱《攀登者》,以及15岁的刘依米、皇甫俊希、姜力萌演绎《紫丁香》。这些“小雪花”纯净的歌声是“音乐之城”未来的希望。
游子心声续乐章
全民舞台吸引游客
23岁的杨正欣再次登上这个令他享受的舞台。继前日献唱《花房姑娘》后,当晚他带来了《再回首》《恋曲1990》两首经典老歌。“第二次来,感觉更好了!非常享受在舞台上唱歌的状态。”他表示下次还会再来,言语中充满对这个全民舞台的喜爱。
阳台音乐节的魅力,持续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驻足。人群中,来自武汉的邱女士一家三代同游格外显眼。“1号就来了,哈尔滨凉快、东西好吃,人更热情!”她们正在游览中央大街,被悠扬乐声吸引便停下脚步静静欣赏。福州市的张女士则带着女儿和妹妹,已在哈尔滨“旅居”半个月。“在中央大街周边租了房,就是来享受夏日凉爽和欧陆风情的。”品尝了众多东北美食、打卡了诸多景点后,在老俄侨等位时邂逅这场音乐会,成为她们旅程中意外的惊喜。“没想到夏天来还能遇到这么美妙的街头音乐会,哈尔滨真是处处有惊喜!”
“舞台的夏天”阳台音乐节,这个不设限的全民舞台,正以其强大的包容力与生命力,生动诠释着哈尔滨“音乐之城”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灵魂。当夏夜的乐章暂歇,那份因音乐而生的温暖、联结与希望仍不停回荡。
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鸿凌